gdp折算指数(gdp折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综合百科014

总产值指数的公式?

GDP指数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

1、生产法

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2、收入法

核算公式为: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3、支出法

计算GDP的公式:

GDP = C + I + G +(X-M)

(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产量总指数计算公式:Iq=∑p0q1/∑p0q0。单位成本总指数计算公式:Ip=∑p1q1/∑p0q1。总成本总指数计算公式:Ipq=∑p1q1/∑p0q0。劳动生产率总指数计算公式:劳动生产率=∑v1t1/v0t0(v是指劳动生产率,t是指平均职工人数)。

一、产量总指数计算公式

1、产量总指数计算公式:Iq=∑p0q1/∑p0q0。

2、单位成本总指数计算公式:Ip=∑p1q1/∑p0q1。

3、总成本总指数计算公式:Ipq=∑p1q1/∑p0q0。

4、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v1t1/v0t0(v:劳动生产率;t:平均职工人数)。

5、如果月末某种产品一部分未完工,一部分完工,这时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要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才能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6、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那么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所有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7、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二、生产成本的构成

生产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的:

1、直接材料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

2、直接人工是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

3、制造费用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P1*Q1)/(P0*Q1)

其中:P1——报告年物价

P0——基期年物价

Q1——报告年产量

折算指数怎么计算?

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也被称为通货膨胀率。要想计算某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就用该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除以该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什么是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即该年的物价乘以该年的产量所得到的国民生产总值

什么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即另一年(我们称之为基期)的物价乘以该年的产量所得到的国民生产总值。

用公式表示: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P1*Q1)/(P0*Q1)

其中:P1——报告年物价

P0——基期年物价

Q1——报告年产量

折算指数可以这样算: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又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能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折算指数可以这样算: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又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能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