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置教室初中(如何布置教室初中方案)

全景案例023

初中老师身高一般多少合适?

初中老师对身高没要求。只能从一般角度看,身高在150厘米到190厘米最好。现在初中教室的设置,对教师身高的考虑比较多,身高比较矮的,两台后面有一个垫高的东西,身高过分高的,也可以降下来。所以,如果是初中教师,就可以不考虑自己的身高是不是适合的问题!

165cm

初中老师都比较有经验 所以浓缩的都是精华

初中标准教室的长宽高?

答:每个地方的教室长宽高都不一样,通常教室的长度在8米左右,宽度在6米左右,高度在3.5米左右。一些用于会议的教室会更大。

教室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课业的场所。是一间由前面是讲台、后面是座位的大房间构成。靠讲台的墙上有黑板或白板,是教师讲课、布置作业的地方。后面是学生的座位。在中国,中小学的课桌布置一般有四组,每组有八至九桌,每桌坐两个学生。部分教室配有多媒体等器械,方便学生上课。

中学教室标准尺寸:6.3x9.0 6.6ⅹ9.0 6.9x9.0。此外,为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国家保障性投资使中小学校都能做到投影仪进教室。为了保护学生视力,把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较原规范规定增加了0.20m。

合班教室的规模宜能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并可兼作视听教室。合班教室宜设放映室兼电教器材的贮存,修理等附属用房。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纳两个班的可做平地面,超过两个班的应做坡地面或阶梯形地面最后排课桌后沿之后的座椅空间与疏散宽度合计1.10m。依据《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关于中小学生体形增大的现实,将纵向走道的最小宽度定为0.60m;较原规范加大了0.05m。

以正确姿势写字,学生两肘间的宽度为0.70m~0.80m而课桌宽为0.60m,课桌两侧空间需各设0.10m的伸出余地及0.05m的间隙,故宜留出0.15m空间。

讲台高20cm长2~3m宽1m

单人的桌子高75cm长50cm宽30~40cm双人的桌子宽,高和单人的一样,长1m

六十人教室长8m左右宽5m左右

普通教室规范长8~9米,宽6~7米,层高一般在3.5~4M左右(普通教室),合班教室或者阶梯教室层高有所增加。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GB 7792规定了中小学校使用的课桌椅各有10种型号,桌面尺寸均为0.60m×0.40m,桌面高标准尺寸为0.76m~0.49m,其桌下净空、椅高、椅面的有效深度、椅宽、椅背的高宽都有相应的规定。

扩展资料:

通教室内的课桌椅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小学校普通教室课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0.90m,独立的非完全小学可为0.85m;

2、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0m;最后排课桌的后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3、小学不宜大于8.00m;

4、中学不宜大于9.00m;

5、教室最后排座椅之后应设横向疏散走道;自最后排课桌后沿至后墙面或固定家具的净距不应小于1.10m;

6、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内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0.60m,独立的非完全小学可为0.55m;

7、沿墙布置的课桌端部与墙面或壁柱、管道等墙面突出物的净距不宜小于0.15m;

8、前排边座座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 运用作比较说明方法?

我们的教室坐落在学校东北角一栋四层楼的最高层,它是一间东西方向的大教室。

我们拥有一个整洁、温馨、宽敞的大教室,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红旗的左右两侧写着激励我们的四个鲜红、醒目的大字—勤学、善学。它是为了时时刻刻的提醒我们一分一秒对于学习来说,都是十分的宝贵。在字的下面,有一块乌黑发亮的黑板,就是它把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送进了中学的校门。

在教室的左墙上,有几扇硕大而又明亮的玻璃窗,晶莹透亮、一尘不染的玻璃上,能够清清楚楚的看见大街上的变化。每扇窗户都身着具特色的 的衣服,这是老师特制的窗帘。右边的墙上有着我们班同学写的千古名句及名言。在两墙之间,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排排洁净的课桌椅,同学们就是在这里学习知识、茁壮成长。

中学教室标准尺寸?

标准尺寸为:长9米,宽6米,高3米。而普通中小学教室的标准是面积要求是50到60平方米。按照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的公告中对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的要求是完全小学每班45人,每座1.36平方米。

初中班主任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很多出色的班主任都十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把构建班级文化当作管理班级的重要“魔法棒”。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 从精神层面上,如班级的学风、班风,班级言论,人际关系等。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

(1) 班风是班级的风气,是班级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体现,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华所在。良好的班风影响着班级的每一个人,它就像春天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积极阳光。但是良好的班风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困难重重。因此,我们班主任在培养良好班风时,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抓住时机。(2)班级言论的培养。班级言论是学生私下聊天的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观,使学生能正确的评价老师和学生的观点。使班级言论向正确方向发展。班主任善于抓住班级言论,充分发挥它的作用。(3)培养班级关系,尤其是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全班学生容易产生共同观点,也使班主任的管理更加方便。

二 从物质层面上,如教室的墙画、班级口号、标语、学生的书画作品展,图书角等。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应该是丰富多样、大方得体,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在布置时要注重美观协调,色彩搭配,布局合理,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整洁干净。教具放在指定位置,图书角的图书封面要保持平整,书籍要摆放整齐。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籍拿出来与同学分享交流,培养学生热爱读书,乐于奉献的精神。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得意的手工制作挂在教室里,还可以让喜欢种花种草的同学,装点一下,在教室里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吊兰,万年青等。

三 从制度上,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受到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级规章制度是为了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而要求全体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班级制度一般以“规定”、“条例”、“公约”、“要求”、“注意事项”等形式出现,对同学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时刻刻都起着规范引导的作用。对于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学生班级工作的正常运转,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成学生的各项学习任务,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班级文化,首先我们可以在班里办一个小文学社,让学生自己设计,取名,选稿。

其次,在班级开展诗词大会,朗诵会,书法比赛等。

三,可以在班级办一些手抄报

四,在班里贴一些学生的绘画作品

所谓班级文化,它不是某一个人的思想,也不是某一种行为模式的确认。而是依托于传统文化,依托与中国的孝道文化延伸出来的一种道德文化模式班集体的延伸。正是依托于中国人共同认同的道德文化的基础,所以班级文化才会不严而治,不教而成。明白了这个基础之后,那么接下来,就要确立一个文化中心: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发愤图强,振兴家国。确认了这个中心之后,如何开展的细节就无需在此赘言,可依当地的现行条件环境和人文的具体标准来详细的制定。最后要明确的是,一旦文化体系确认下来,作为老师就应该以身作则,令行禁止,举善而教不能,众人方能心服口服,众❤️归一。

在班级文化的建设当中需要使用四** 宝:班级环境、班级精神、集体舆论和班级活动来营造好的班级文化,进而让班级因为多彩的文化而精彩。

建设班级环境,我曾经比较好的做法是:把班级分成了八个组,每个小组有不同的人员6到7人。再让每个小组摆不同的pose,把每个小组的照片贴到墙上。还有写了不同的励志语,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还有学生的美术作品以及我们的美术老师写的《心经》。今年比较好的一个做法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梦想写出来,然后其中一个同学就把他们的梦想的小纸条拼贴成了一个大大的dream。我还特别重视班级后面黑板的布置,我们班的黑板在学校的黑板报评比当中,往往是年级的靠前 名。建设班级的环境,我曾经听过张岩老师的分享,他的做法是让学生在墙上利用跟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一件事情的感受。所以教室就成了学生留恋的场所,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坐在地上读学生的跟帖。这个做法也非常可取,既锻炼了学生的文笔,也增强了班级对于学生的凝聚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教室里的每一面墙都有教育作用\",张岩老师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在教室里准备了一块白板,然后让学生在白板上每天写上自己的名言名句。只要我们动脑思考创意的方法就会无限,为了让学生在好的班级环境当中激起他们的生活情趣,学习热情,我们做老师的,就要和学生一起想办法把教室变成励志温馨的场所。

初中班主任如何营造良好的初中班级文化呢?

文化,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工作的重要主题内容之一,每个班主任都要面对这项工作。那么,你是如何定义文化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又有着怎样的观点,今天我就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困惑1   对初中班级文化的理解与思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结合案例谈谈你自己的观点。

观点一   初中班级文化应该是中学生的文化,文化的形式和主题内容都应该属于中学生。

      高一时我就很高度重视班级的学风和班级学风建设,那时我将我们班定位于 “ 勤学好问班 ” 。在高二的一次班会上,我就如何理解并实践 “ 勤学好问班 ” 让同学们进行讨论。班上一个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的女生用八个字对其进行了概括,即 “ 以勤为本、以问为径 ” 。我觉得她的解释将 “ 勤学好问班 ” 这五个字的精神诠释的十分到位,所以就把这八个字写在了班级后墙的板报上面,并将该中学生的名字也一同写在上面,以此来勉励班上中学生和那位女生刻苦学习。后来那位女生用实践证明了她自己的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大。

观点二   初中班级文化应该有一个阵地,这个阵地即是班级的空間,这个空間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

      有形体现在教室的墙壁上面,最主要的是板报,每一期都可以设计一个主题。无形体现为班主任时常在班级中宣讲的一些重要理念以及班主任平时和任课教师们进行 沟通所确立的的一些主题思想,都可以确立一个班级的文 化。例如,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与课任教师一起利用主题班会与中学生谈心,向中学生们讲述一些正确的、进取的 学习理念和生活哲理。在高三的特殊时期,经常和中学生讲讲 “ 热爱生活 ”“ 热爱生命 ” 的主题,以 “ 阳光、自信和坚强 ” 的标准来评价学生,教导中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中的苦与乐,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一种初中班级文化。

观点三   初中班级文化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初中班级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状态。每个班级的組成都是不一样的,精神风貌就是一个班级的班风。在一个班级中如果中学生们感到很开心、很开心,那么这个班级的文 化建设就是好的、成功的。班级的文化范围很广,但核心是学生和老师是否能在这个初中班级文化的熏陶下过的健康、美好。例如, “ 不抛弃不放弃 ” 的初中班级文化就能够体现整个集体的力量,当中学生们在这样的初中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变得阳光、开心、向上的时候,对于一位班主任也将是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观点四   班级精神文化是被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

      班级精神文化是初中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其主要是指在实践中被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 面貌的集中体现,并表现在班风、学风、班级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抓住班级精神文化,就抓住了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

困惑2   初中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立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那么,初中班级文化都包含哪些主题内容呢?初中班级文化又具有一些什么功能呢?

观点一   初中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

      精神层面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等;制度层面如班级的常规管理以及各种奖罚制度等;物质层面如张贴名人名言、出版报以及教室内环境的设置;综合层面班级重大活动的开发与组织。初中班级文化是开发中学生潜能的软环境。

观点二   初中班级文化的主要功能。

      靠前 ,教育功能。它是初中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要特征,初中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教育之中,它所确立的社会心理动力 场,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初中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 化,对每个中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所是无形,但又是无所不能的,发挥重大的作用。

      第二,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初中班级文化能够把中学生个人的命运与班级的未来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初中班级文化是班级集体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 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像班级日志,通过这种班级日志让中学生把情感宣泄出来,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水平 越高,这个班级的凝聚力水平 也相应的越高。其实也许我们带的并不是很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的中学生,但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的班级。

     第三,激励功能。初中班级文化能够为每个中学生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間,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调动班级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困惑3   那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初中班级文化建设?

看法一   在初中班级文化过程中坚持阳光、积极、有利学习的原则。

       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初中班级文化,就要特别考虑周全,板报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为了让初中生早上一进入教室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就要 将板报的色彩定位为积极、向上,并有着时代气息。例如,选用海蓝色作为板报的主色调就可以给初中生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果初中生们早上进入教室后看到墙壁 上面是一种暗沉的色调,初中生多半会失去学习的动力,那么这种墙壁的设计无疑是失败的。

看法二   初中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熏陶,要根据每个班级的特点制定初中班级文化的发展。

      首先要对班级环境进行改变,从每个细节入手,改善初中生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教室的墙壁要经常更新,板报也要经常展示,不过此项工作不需要 班主任亲自管理, 可以将初中生们分成小组,轮流进行管理设计,到学期末进行小组间评比。此外,一个班级若要有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还需要有班徽、口号、班歌、班级剧社等等,在设 计这些内容时最为关键的是要注重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例如将班级的口号定为 “ 让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成为一种习惯 ” ,这种口号的提出是很容易的,但是坚持地做下去却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一旦坚持下去了,最后所有的东西都会变成一种力量,它会让初中生变得能够接受任何挑战。

看法三   要将初中班级文化的真正权力还给初中生。

      初中生是初中班级文化的主体,初中生的感受也是最为重要的,初中生是有想法并有着创造性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初中生资源,像班规的制定就可以交给初中生来做。由初中生自主 来制定的班规,对于初中生来讲更有说服力,因为是由大家一起制定出来的,便不好意思违反了,这就避免了由老师制定班规所带来的被动性和不遵从性。此外,班歌 由初中生自己选择或者自己创建,班级活动由初中生自己组织并开展,总之让初中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