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金融贸易045

会计平衡公式是什么的理论依据?

会计平衡公式是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告的理论依据

会计平衡公式它是各会计主体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报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贷与数学无关,也不是理论,只是记账符号,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会计语言。其作用就是记账,左借右贷;检验时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进行试算,试算结果需平衡(发生额借贷方平衡,余额借贷方平衡)。试算平衡后仍然错误的情况有:

1.漏记某项业务。

2.重记。

3.记错账户。

4.记反方向。

5.都多记,或都少记。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是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其中,资产表明资源在企业存在和分布的形态,权益则表明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而负债其实是债权人的权益,故此等式可变形为:资产=权益。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试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为了便于记忆,还可将会计恒等式变形为: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等号左边都是资金存在的形态,借增贷减;等号右边都是资金的来源,借减贷增。此变形来源: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此为编制利润表的基础),可拆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变形: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第1张

会计恒等式所体现的平衡关系原理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的原理。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反映的资金平衡关系。

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司,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