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

设计新闻019

【引言】

设计的境界到底在哪里?二十多年的设计生涯,汤坤星一直在追求,思索。设计--终究是追求环境与人的和谐共处,表达人内心最本质的需求,汤坤星心中亮起了一盏灯。

这一次,上海国际设计周发起了对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的采访,探索汤坤星的设计之旅,探讨关于《设计,隐的艺术》的背后的逻辑与思考。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第1张

本期人物

汤坤星

TANGKUNXING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第2张

汤坤星

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中心理事会理事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

上海国际设计周联合策展人

原创全案设计 创始人

【正文】

2005年就开始创业的汤老师,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设计体系,汤坤星和很多现在的90后设计师一样大胆且无畏,抱着自己为数不多创业资金以及五年的设计经验,在那个设计行业发展还不算迅速的时代开始了更多的尝试,懵懵懂懂地开始了自己的首次创业。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第3张

左一为汤坤星

因为没有构建知识体系的意识,没有把碎片化的知识以及设计过程中产生的独立观点加以整理,怀抱这一腔热血出来闯荡江湖,确不曾想到自己的美好抱负在短短的六个月内就夭折。

创业就是一次自我的修行,一家好的设计公司应该同设计师的设计体系一起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完成对设计本身的认知和对方法论的改造升级,以及对本土市场的适应,进一步地对自己的设计生态进行有效的把握。

经过长期的观察与实践,汤坤星发现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设计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设计不再是纠结与特定的美感享受,而是希望通过设计来凸显“人”的中心地位。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第4张

左四为汤坤星

不破不立,要想在国家化及本土化并存的设计市场站稳脚跟,每一个设计师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切入点,创建一个适合自己生存并生长的生态系统。

隐的艺术,是汤坤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来的一套设计体系,它的实质是将设计落地的方法论与市场发展结合所产出的理论。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第5张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第6张

【隐的艺术】

二十多年设计之旅,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渐成体系。隐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基于三个层次推进。

听需求,用耳朵做设计,发现问题,而不是说服。

问本质,拆解, 追问、思考。“物”是故事道具,“人”是求得正确答案。探询客户心灵深处真实情感与精神世界。

悟呈现,用心做有思想的呈显模型,与之产生共鸣。通过听与问深入思考领悟客户需求的表现。隐除繁文缛节,表达真我世界。

汤坤星的设计体系里,关注人的需求,是设计的起点。

隐--是一种语言方式,是一种呈现表现方式。

隐--是完善一个项目的本质与创新的实施过程。

隐--是定义需求,引领需求的模型。

围绕“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思维与做事,设计的定性,这便是“隐的艺术”。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第7张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第8张

【隐的表现】

在多年的设计生涯中,汤坤星精心梳理提炼出“隐的八大表现”方式,概括为【园林表现曲折有尽眼前有景,结构本质外露、穿透延伸,隔物远望,遮挡合转限定,隔物望远,圆型叠加,错位留白,诗词隐喻】

在贯穿隐的艺术设计理论体系过程中,汤坤星根据客户需求有所取,有所舍,总能用准确的手法表达客户的气质,作品呈现后总能带给客户意外惊喜与满足。找到隐藏在设计背后的逻辑,是为了更好的呈现,更好的发现问题。设计是处理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追求的也是三者之间的和谐呈现。

汤坤星特别提到,1,现在社会老龄化严重,作为空间设计师,我们的下一步策略定位离不开老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洞悉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空间,精神营造的问题。2,目前全国各地湘菜馆很受大众欢迎在歺饮行业也很很火爆,,推广湖湘文化建设,用实际行动让“湘菜走向世界”战略,打造湘菜品牌创新建设新篇章。找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设计思维,设计就不再是大众认知审美,而是精细领域行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第9张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第10张

【隐的原则】

在完善隐的艺术设计体系过程中,汤坤星也为我们解读了他所坚持的设计原则。具体表现 实“事”求“是”。用事物实事,求得正确答案,以找到核心问题,解决矛盾方式,以好的主题、文化、思想展现,构造商业价值。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第11张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汤坤星:《设计,隐的艺术》,第12张

【小结】

空间之所以能打动人,离不开它的故事性;故事之所以能打动人,离不开听众的共鸣。空间设计也同样,只有洞悉出问题所在并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空间才回活过来,才会充满生机。

人的需求被分析和瓦解,被故事化地渲染和详细描述在空间的构建当中,从而拨动所有到访者的心弦,成就一副好的作品。

汤坤星既是设计师,也是公司经营者。作为一名实用主义者,有目的、有方法、有重点,并且以自己的实际需求来构建自己的设计体系,为公司以及个人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了解过他的经历以及体系之后,我深有感悟,设计师想要变优异,就需要有鞭策自己的决心,集中精神在细分领域做到翘楚,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自己的需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