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文学特征(新古典主义文学风格的特点)

餐饮空间020

古典主义文学思想艺术特征?

1、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1)古典主义文学庄严、肃穆、崇高的艺术风格便是继承了古罗马文学的总体特征。此外,古典主义也对戏剧形式进行创新,开启了现代戏剧,即话剧的基本形式,心理刻画细腻,达到悲剧与喜剧的新高峰。

(2)古典主义的悲剧和喜剧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悲剧和喜剧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已具备现代戏剧的基本形式,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演出,戏剧冲突非常尖锐,心理刻画比较细腻,达到了悲剧和喜剧的新高峰,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处于一个发展的重要阶段。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1)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这一主张在16世纪已有人提出,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发展得更为明确,须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进行;在一个地点进行。

(2)“三一律”虽有使剧情集中、冲突尖锐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束缚,此外古典主义对文学体裁作出高低之分,推崇悲剧,贬低喜剧、寓言和民间文学,反映了一种贵族观念。

3、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1)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最具有代表性。它们都有庄重、典雅的风格,高乃依的悲剧多一点雄健,拉辛的悲剧多一点柔情,但同样都有雅致的特点。高乃依的语言具有雄辩遒劲的阳刚之美,代表了古典主义的崇高风格,他的诗句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遒劲有力的气势;拉辛的语言则具有柔情缱绻、细腻动人之美,代表了古典主义的优雅风韵。

(2)诗体同典雅有密切关系,因为诗歌语言精练,而且出于押韵的需要,表达较之散文要委婉曲折。诗体悲剧比起散文悲剧,情调自然高雅一些。

(3)古典主义诗剧往往是完美的艺术品,它们不仅达到2000行左右这一精练的标准,而且诗句优美,《熙德》获得了“像《熙德》一样美”的赞誉,这句颂词不仅指剧本的内容,而且还指它的语言美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4、人物塑造类型化。

(1)人物塑造类型化,追求“普遍人性”,加之严格的艺术规范的束缚,使得人物性格多趋向于单一片面,忽略环境对人物产生的影响。

(2)瓦洛要求“凡是英雄都应该保持其本性”,古典主义作家只追求“普遍人性”,性格单一,他们把人的本质看作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抽象的属性,而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物的性格塑造成凝固不变的嗜癖,因此忽略了环境对人物产生的影响。

5、具有局限性。

(1)古典主义文学发展到后期,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引发了一场“古今之争”,这是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发起的一次挑战。

(2)沙尔·贝洛(1628—1703)等人认为今人应该胜过古人,他们从文学需要发展的观点出发,要求变革和摆脱桎梏,而布瓦洛充当了维护古典主义原则的角色,这场争论到19世纪才得出结论。

古典主义的艺术特征是注重艺术的形式,从形式上模仿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作品。包括了高级的和低级的两部分,高级的部分是指宗教画、历史画和神话画,低级的部分是指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和静物画。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包括: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

新古典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区别?

相同: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作品气质相同,都强调理性、强调诗人的道德修养、强调文艺的作用。新古典主义保留了古典主义作品典雅端庄的高贵气质。不同:

1、产生时间不同古典主义是17世纪开始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是启蒙时代、理性时代以及部分现代主义思想所提倡的概念。新古典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诞生于资产阶级对古代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中。

2、文艺主张不同古典主义是指罗马的文艺要向古希腊的文艺学习,以古希腊的文艺为典范的文艺主张。而17世纪法国的布瓦洛等提倡法国的文艺要向古希腊古罗马文艺看齐的主张,西方文学史上则称为新古典主义。

3、特征不同古典主义具有为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代表作品有《卢浮宫东立面》《凡尔赛宫》等。新古典主义在内容上,它更突出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它也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法国)安格尔的《泉》。

古典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

古典主义文学特征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在思想上肯定爱情自由、反对封建教会;在创作方法上运用的基本上是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现实主义手法;在表现形式上,其戏剧与文艺复兴戏剧一脉相传。

17、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是古典主义。法国是其中心,该国的代表人物是喜剧大师莫里哀;英国也出现了弥尔顿那样伟大的作家。17、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是古典主义。它有几个鲜明的特点:艺术上继承文艺复兴的传统,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以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采用了大量的古典题材,注重创作的规范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思想上崇尚理性,要求履行公民义务,以理性节制个人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以调节社会;政治上拥护王权,提倡“忠君爱国”,力促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古典主义文学的背景与特点?

古典主义文学起源于 17 世纪的法国,在欧洲随后传播开来。它是一种以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为基础的文** 动,其背景是 17 世纪欧洲的王权** 和理性主义的崛起。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崇尚理性:古典主义文学强调理性思考和分析,反对情感和感性的表达。作家们注重用理性来控制自己的创作和表达。

强调形式:古典主义文学非常强调形式,认为形式应该服务于内容。因此,作家们在创作时往往注重语言的准确性、结构的平衡性和和谐性。

崇尚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古典主义文学深受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影响,崇尚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的高尚品质和艺术价值。

追求协调:古典主义文学追求艺术和道德的协调统一,认为文学应该是社会教育的工具,通过文学作品来传达道德和伦理观念。

古典主义文学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文** 动和流派都受到了古典主义文学的影响和启发。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16世纪,由于这两大阶级的冲突而爆发了长达36年的宗教战争,最后亨利四世成为国王就是这两大阶级妥协的结果。亨利四世为了安定局面,改奉天主教,1598年颁布的南特敕令规定天主教是国教。同时,新建立的波旁王朝在17世纪上半叶一直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包括: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