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者恋爱手册)

综合百科018

男女不平等的根源,以及女权运动的起源?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为女权主义。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争取选举权。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国家的妇女,基本上都争取到平等的政治权利,但在社会生活与人们的观念中,仍与男子不平等。女权主义者开始认识到,这其中有一个性别关系,性别权力的问题,所以女权运动就变为分析男女为何不平等,男女的权力架构,强调性别分析。在我国也认识到,先讲女权是不行的,也要讲性别分析。从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认识的加深。在国内目前多用女性主义,用性别研究两性权力有深层次的意义,而且用女性主义也容易让人们接受。女性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态,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一切不平等。

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有四种流派: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妇女的不同需求。

①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

代表作:玛丽·沃斯通克拉克拉特《女权辩护》,约翰·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传统观点认为女人智力低下,认为他们没能力从事政治社会事务。而女权主义认为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权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其理论根源于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其缺陷为a.没找到男女不平等的原因,没有实现平等的途径,只是从人性上呼吁显得苍白无力b.没看到在男人社会中也有等级差别,同一等级的男女是平等的,没有用阶级观点分析问题。c.没有看到私域的男女不平等。

②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

代表作: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贝贝尔《妇女与社会主义》,他们认为,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把争取妇女平等诉诸于人性是靠不住的。而认为男女不平等是由于经济的不平等,经济问题解决了,男女问题也解决了。但这种观点,把问题简单化了,经济解放固然是妇女解放的条件,但经济问题解决了,妇女解放也不一定能实现。马克思义的女权主义指出了经济落后是妇女受压迫的一个原因,其缺点在于夸大了阶级,经济的作用。

③激进的女权主义

代表作盖尔·鲁宾《走向妇女人类学》,凯特·米利特《性政治》他们认为,妇女的从属地位不是经济压迫的结果,而性别制度才是根本原因,特别强调性的不平等。他们认为,男人通过性在社会各方面对女性加以控制,他们反对父权制,家长制,认为这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男从先是统治女人,然后才统治被统治阶级)。其缺点在于夸大了妇女的优越性,认为女人生育与性欲的特点表明了女人更关怀,更广泛。这又陷入了本质主义,与认为男人天生优于女人无本质区别,这会导致女权主义是理论,女同性是实践的恶果。

④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

代表作: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漫长的革命》这一理论认为妇女受压迫有四个关键因素:a.经济地位低下b.生育的负担c.性的差别d.儿童的社会化。并认为四个环节的解决缺一不可,任何单方面的完成都不可能使妇解放。

女性主义关怀:女性主义关怀是伦理学的内容,有女性主义论理学,它是与“关怀伦理学”(ethicsofcare)及“关怀模型”(caringmodel)相对立,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对生命伦理学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批评。审视女性主义对生命伦理学的批评,对照和比较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我们发现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和内涵,确实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如能互补,将对伦理推理和伦理难题的解决,提供较好的伦理理论和实践方法。

偏激的女权主义者是什么样子?

偏激的女权主义者会不听别人解释,一味的批判男人。

比如她听到一个女人抱怨了一句自己老公今天没做家务,她就马上劝这个女人跟她老公离婚,会说这个男人不爱家庭,没责任心,会说现在女人也可以顶起一片天,不用男人也可以过的很好。

甚至会说男人只是摆设,有时阻碍了女人的生活,拉低了生活水平。

偏激的女权主义者无视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原则,过分强调女性权利而忽视女性义务。

其在家庭中的主要表现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干家务,不愿生孩子,或者勉强生了也不愿带孩子,她们说自已不想做一个免费的保姆,那请问谁又该免费给你做保姆呢,省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