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拉强度(抗拉强度计算公式)

全景案例035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区别?

1、能力不同

抗拉强度是抵抗最大变形的能力,屈服强度是抵抗起始变形的能力。

2、获取形式不同

抗拉强度是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屈服强度是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压来获得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性质不同

1、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

2、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形变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断裂前能承受的最大强度(应力值)屈服强度是材料弹性阶段承受的最大强度,或进入塑性前承受的最大强度。在材料拉伸曲线中,抗拉强度是最高顶点应力值,屈服强度是曲线起始阶段直线段完结时的应急值。抗拉强度表征的是材料最大承载能力,屈服强度表征的是材料对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以低碳钢为例,说明两者的区别如下:

1、屈服强度fy是静载一次拉伸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屈服台阶波动段最低点对应的应力值。

fy是确定钢材强度设计值f的依据。f=fy/γR,γR是抗力分项系数。

2、抗拉强度fu是上述应力-应变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应力值。强屈比fu/fy值越大,说明钢材的安全储备越大。

由此可知,

屈服强度fy和抗拉强度的区别是,fy是确定强度设计值的依据,fu则是作为安全储备的一个强度指标。

抗拉强度与扭力?

抗拉强度即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

符号为Rm(GB/T 228-1987旧国标规定抗拉强度符号为σb),单位为MPa。扭力,使材料产生扭转变形时所施加的力距,单位N·m。在测材料的扭转刚度或扭转模量等力学量时,在以扭转方式测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时,都需对试样施加扭力。特别在动态力学的许多测量仪器上,因为比较容易实现自由振荡或强迫振荡的扭力施加形式,所以采用是比较广泛的。

电缆抗拉标准?

答:1、电缆拉伸试验是指在承受轴向拉伸载荷下测定材料特性的试验方法。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一系列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弹性极限、伸长率、弹性模量、泊松比、比例极限、面积缩减量、拉伸强度、屈服点、屈服强度和其它拉伸性能指标。

2、测试标准:GB/T 228.1、ASTM E8/E8M、ISO 6892-1、GB/T 1040、ISO 527、ASTM D638等。

3、抗拉强度参数:绝缘层老化前要求伸长率大于等于100%抗拉强度大于等于1.3N/mm2;老化后要求伸长率老化前65%抗拉强度老化前70%。

抗拉强度(抗拉强度计算公式),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