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规范要求(微膨胀混凝土规范要求)

全景案例020

素混凝土浇筑规范要求?

1、一定要选择好时间,要在初凝前进行浇筑,如果表面有分层现象,要重新进行搅拌才能浇筑。

2、在

浇筑时要注意高度,下落高度不能超过2米,否则会

影响浇筑效果。

3、施工时,应尽可能连续作业,浇

筑期间间隔时间不能太长。

混凝土地面如何施工

1、先将表面的污渍和颗粒物都处理干净,并在地面

洒水,保持湿润。

2、浇筑水泥时,先在湿润的路面刷一层素水泥浆。刷完后马上浇筑混凝土。

3、然后开始贴灰饼,这项施工要用细的混凝土制

作。

4、铺设混凝土后,要用长刮杠在表面刮平和捣实

这样才可以确保路面结实和平整。如果有塌陷的地

方,要及时用混凝土填平,再用工具刮一次表面,保证表面平整。

5、然后,还要在表面撒一些水泥砂子,这时也要表面也要刮平处理。

6、如果表面有明显的不平整,要用铁抹子将表面抹压平整。

7、等表面开始凝结,地面要是出现胶印或不平整现

象,要用抹刀进行第二遍抹压。所以要仔细检查地面,如果有凹坑的话一定要及时压平。

8、路面浇筑后,要做好保护措施,避免路面出现开

裂。而且养护时一定要浇水,保证路面湿润,养护期要在7天左右。如果是冬天施工,地面还要做好保温

处理,要在地面放一些遮盖物,防止地面被冻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地下工程大体积钢筋混凝土防裂防渗技术》;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100-200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素混凝土的浇筑规范,一、接触面要清理干净,用砂浆粘结。

二、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三、分层灌注振捣密实。

要及时浇筑,拌好的混凝土不得超过4个小时,振动要仔细不得漏振超振,及时摸平按时收桨。

混凝土检验标准?

混凝土验收标准:1.钢筋进场时和钢筋调直后,应委托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见证检测。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应对其纵向受力钢筋进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检测。检测机构应在检测报告中明确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和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当两个比值及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满足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时,在检测结论中应明确不适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

2.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条文要求做好钢筋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在查询钢筋现场抽测复验的检测报告时,应从有关指标核查检测报告结论,不满足使用范围的钢筋不得使用。

混凝土浇筑规范要求有哪些?

1.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以浇筑;模板内德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乳痈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2.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塌落度。

3.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应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1)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卸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2)当倾卸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3)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4. 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次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传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卸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标准混凝土比例是多少?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

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01 C20

水:175kg

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02 C25

水:175kg

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03 C30

水:175kg

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在以标号表达混凝土强度分级的原有体系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R”来表达。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统一由符号“f”表达。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fcu”。其中,“cu”是立方体的意思。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fcu,k”表达,其中“k”是标准值的意思。

混凝土在什么温度下就不能施工了?

当连续5天日平均温度为5度或最低温度低于-5度进入冬季施工,进入冬季施工就不允许采用普通混凝土施工了。若要施工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浇制混凝土必须应按冬季施工要求进行,具体要求如下。在规范《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上有所规定。

1、外加剂的选择

选择中应考虑:改善砼或砂浆的和易性,减少用水量,提高拌合物的品质,提高砼的早期强度;降低拌合物的冻结冰点,促使水泥在低温或负温下加速水化;促进早中期强度的增长,减少干缩性,提高抗冻融性;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提高模板的周转速度,缩短工期,缩短或取消加热养护,降低成本。

2、外加剂的试验

外加剂成分的检验内容包括:成分、含量、纯度、浓度等。常用外加剂的掺加量在一般情况下,可按有关规定使用。遇特殊情况时要根据结构类型、使用要求、气候情况、养护方法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掺加量。

3、混凝土的拌制

搅拌前先用热水冲洗搅拌机10min,搅拌时间为47.5±2.5s(为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搅拌时投料顺序为石→砂→水→水泥和掺合料→外加剂。生产期间,派专职负责骨料仓的下料,以清除砂石冻块。保证水灰比不大于0.6,从拌和水中扣除由骨料及防冻剂溶液中带入的水分,严格控制粉煤灰最大取代值。

搅拌站要与气象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对预报气温仔细分析取保险值,分别按-5℃、-10℃和-15℃对防冻剂试验,严格控制其掺量。必须随时测量拌和水的温度,水温控制在50±10℃,砂子温度控制在20~40℃,保证水泥不与温度≥80℃的水直接接触。保证砼的坍落度不超过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