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建筑代表作图片(巴洛克建筑风格代表作品)

教育培训08

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是什么意思?解释的通俗一点?

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巴洛克风格开始流行,其主要地区是意大利。 巴洛克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设计风格的代名词。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面效果,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这种风格集中体现于天主教的教堂上,并影响到家具和室内设计。巴洛克式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其建筑设计常采用断裂山花或套叠山花,有意使一些建筑局部不完整;在构图上结构不规则地跳跃,爱用双柱,甚至以三棵柱子为一组,开间的变化也很大。在装饰上,巴洛克式设计喜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17世纪时,随着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国家的权利集中于君主制政府中,这一点集中体现于路易十四王朝。为了表现绝对军权的统治,以古罗马帝国建筑为范本的古典主义形成,其典型代表是凡尔赛宫。古典主义风格的特点是简洁、和谐、合理并富有纪念性,与同时期意大利巴洛克式风格的混乱与堆砌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就像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巴洛克式风格一样,法国在古典主义之后,随着军权的衰落,出现了洛可可式风格。 洛可可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 从发展根源上说,『洛可可式风格是巴洛克式风格的延续』,同时也是中国清式设计风格严重浸染的结果。

参考文献:

《工业设计史》第四版,何人可,高等教育出版社

哈尔滨巴洛克是什么意思?

“哈尔滨巴洛克”是指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上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的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主要是欧洲巴洛克式建筑。20世纪初,哈尔滨成为当时一些外国商人和政治家聚集的地方,为适应当时的经济需求,相继修建了多座欧式风格的建筑,其中巴洛克式风格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形成了“哈尔滨巴洛克”的景观。这些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多为正面呈曲线形的两层或三层建筑,外立面采用了欧洲巴洛克风格的繁琐装饰和浮雕,在整个景观中形成了鲜明且协调一致的特色。

哈尔滨巴洛克代表了哈尔滨历史上的文化和建筑遗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哈尔滨国际化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特点。在当今,哈尔滨巴洛克依旧是哈尔滨市中心的一个重要景点和文化标志。

关于哈尔滨巴洛克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巴洛克是1600年至1750年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当年的哈尔滨随着大量欧洲人涌入也将这种艺术风格带到了哈尔滨的道外区。

巴洛克建筑是欧式建筑风格的一种,而所谓“中华巴洛克”,就是中国化了的巴洛克建筑风格。这种建筑为“前店后宅”的四合院式的民居商市建筑,平面布局和功能是民族传统的,立面造型则是“巴洛克”式的,而立面上的装饰又以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具有传统吉祥意义图案为特色,属中西合璧式建筑。

这种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简单来说,就是舍弃欧式建筑(主要是巴洛克建筑)中的豪华、雄伟、夸张的一面,保留其简练、幽美、典雅的特点,重在楼体外观的精美造型和装饰上。在楼内的格局上,则保留中国民族特色,特别是普遍采取木质回廊外走台。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在哈尔滨的老道外区比较多,因为老道外是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天地,民族工商业者既有积极学习西方文化的一面,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对欧式建筑风格的羡慕、向往和大胆的借鉴和引进;同时又有坚守民族传统的一面,也就是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诈的仇视使之不可能把最能体现欧式建筑特色的尖塔、拱顶、大立柱等原封不动的拿到道外来,那样会使道外人看了很不舒服,与道外区的整体经济和文化氛围也很不协调,所以就产生了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

当时,哈尔滨的南岗区和中东铁路西侧的道里区为沙俄附属地,由“洋人”操刀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始兴起———新艺术运动、巴洛克、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折衷主义等艺术风格的建筑纷纷出现。

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而巴洛克建筑的热烈与繁华,刚好迎合了他们的“炫富”心理,照搬起对面华丽的西式建筑,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改造。于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

鉴于道外“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中式四合院作为“居住和仓储空间”被运用到了建筑中。后世,这种风格由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赋予了“中华巴洛克”的名字。

巴洛克风格建筑有什么特征?

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

(1)炫耀财富。

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充满了装饰,色彩鲜丽,一身珠光宝气。

(2)追求新奇。

建筑师们标新立异,前所未尽的建筑手法层出不穷。

创新的主要路径是:赋予建筑实体和空间动态,或以波折流转,或者骚乱冲突;其次打破建筑,雕刻,和绘画的界限,使它们互相渗透;在此,则是不顾结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的组合,取得反常的幻觉效果。

(3)趋向自然。

(4)城市和建筑,常有一种庄严隆重 刚劲有力,然而又充满欢乐 兴致勃勃的气氛。

简单来说,要从外表上分辨出是不是巴洛克风格的,一般外表会比较繁复,有很多的雕塑,经常玩弄一些曲线,打破正常的空间感觉。

室内装饰经常会与洛可可风格结合。

巴洛克建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外形自由奔放,追求多变和动态以及繁复的装饰,并运用许多雕塑和浮雕使建筑产生丰富的运动感,具有强烈的凹凸感,用大量的曲线代替直线,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的空间使形象产生强烈的扭曲感.巴洛克风格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广受建筑设计师的青睐,并被广泛运用于欧洲、亚洲等世界各国的建筑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