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下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2018)

餐饮空间09

砌体构造柱设置规范?

设置规范:

1、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5、当墙长大于8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6、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高布置

围墙砌筑规范?

浆外墙面水泥砂浆1:

2.

5,厚度1c,内墙面混合砂浆1:3:

9,厚度

1.5c。按限定制作试块,试压强度等级不得低于设计强度。

4、砖在砌筑前要浇水湿润,砖的含水率为10-15%。现场体检时,只要将砖砍断,起断面四周的吸水深度达到

1.5c左右时,即符合限定的含水率。

5、砖砌时,采用“三一”砌法,即以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这种操作方法能够提高砌体灰缝的饱和度,还能够增加砖和砂浆的粘结。

6、砌筑墙缝应符合限定,不得出现竖向通缝、瞎缝,灰缝应均匀一致。

7、在砌筑经过中要任意体检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灰缝厚度以及密实饱满度。如不符合,应任意纠正。

8、砌筑砖墙,砖跺上下不得留脚手眼。不得在已完成的砌体上任意打孔。

9、墙体5水泥砂浆弧形压顶,应做到整齐美观,且应符合图纸设计中的比例尺寸。

10、围墙内外砂浆抹面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湿润。

围墙砌筑需要遵守相关的建筑规范标准。原因及内容延伸:主要是为了确保建造的围墙安全、稳定,以及能够承受各种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影响。这些规范一般由地方政府或建筑行业协会发布,并包括建筑材料、基础设计、砌筑过程、结构设计、墙体高度和宽度等方面的规定。在进行围墙砌筑时,需要根据当地的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并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如果不按照规范进行砌筑,可能导致围墙倒塌、损坏等安全问题。

围墙砌筑需要符合规范。因为规范是为了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美观、环保等多个方面出台的,围墙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其砌筑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例如,围墙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基础应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深度和面积的设置,围墙高度应符合建筑规范要求,并具备防盗、防护、避险、排水等功能。围墙规范的设立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家庭财产安全,是建筑行业审美、技术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如今高楼林立,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冒出的许许多多高层建筑。对于这些建筑的施工,在法律上也有对其的相关规定,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以下砌体结构工程质量验收的相关规范。

什么是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是指墙、柱作为主力支撑建筑,而墙、柱是由各种砖、石、小块和砂浆砌筑而成的。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哪些?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对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如下几点规定:

靠前 ,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证明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资料,如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型式检测报告。建筑所用材料如块体、水泥、钢筋、外加剂,应有其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不能使用国家规定已经淘汰的材料。

第二,工程施工前,应编制相关事宜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第三,砌体结构应以基准控制点为标准确定标高、轴线。

第四,砌筑基础构件时,为保证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应校核放线尺寸。关于允许的偏差范围做出如下规定:以长度或宽度作为标准,长度或宽度小于等于30米的,允许偏差在5毫米以下;大于30米小于或等于60米的,允许偏差在10毫米以下;大于69小于或等于90米的,允许偏差在15毫米以下;大于90米的,允许偏差在20毫米以下。

第四,所有位置的模板应拆除干净,如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中的模板这些,不能有杂物,如砂浆、块体、碎渣等;

第五,砌体顺序有如下几条规定:

一、如果基底标高不同,砌体的顺序就是从低的地方开始砌,从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搭砌。

二、如果砌体转角处和交界处不能同时砌筑,要按照相关规定留搓、接搓。

第五,临时施工洞口的侧边应该距离交界处的墙面大于或等于五百毫米,并且洞口的宽度应小于或者等于一米。

第六,设置脚手眼不能在以下几个墙体或者部位:

一、墙体包括一百二十毫米厚墙、清水墙、料石墙、轻质墙体、夹心复合墙外叶墙,柱子包括独立柱、附墙柱;

二、创间墙的宽度小于一米的;

三、对于门洞两侧以及转角处砌体范围,门洞两侧砌体三百毫米,砌体砌体两边毫米范围内以及转角处砌体六百毫米、其他气体四百五十毫米范围内的都的不设脚手眼;

四、量或梁垫左右下五百毫米范围内;

五、因某些原因导致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如施工不安全等。

第七,补砌脚手眼时,要及时清除其内杂物,如砂浆、灰尘;

第八,每次砌完一层楼或者基础后,要校准砌体轴线和标高。需要矫正的,轴线可在基础顶面或楼面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校正,标高的校正则应该由校正上部砌体灰缝厚度来完成。

第九,砌体顶面用来搁置预制梁、预制板的,应使其平整,保证其标高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