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木材有哪些种类和规格(各类木材)

餐饮空间023

鼓的种类和质量?

①大鼓。乐队用的大鼓膜径约 50~100 厘米,上下蒙以牛皮。平常置于鼓架,双槌敲击。用于器乐合奏及舞蹈 、戏曲的伴奏 。节日庆典用大鼓膜径100厘米以上 ,由1人或数人各执双槌击奏。

②堂鼓,又称同鼓 ,清代又称杖鼓。外形与大鼓相同 ,但较小 ,鼓径一般为7、8、10寸3种规格。用于器乐合奏,戏曲、舞蹈的伴奏及独奏。

③战鼓。外形与大鼓相似,但较低短,又称扁鼓。发音响亮,有大小不同规格。主要用于合奏、舞蹈、杂技团和锣鼓队。

1、腰鼓:相传由羯鼓演变而来,公元四世纪开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称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来,“凤阳花鼓”、“花鼓灯”和淮北“花鼓戏”中多用到腰鼓,并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形式。

2、狼帐鼓:又名“两杖鼓”。流行于福州地区。狼杖源于古代细腰鼓类乐器,形制与朝鲜族长鼓相似。鼓身木制,全长约70厘米左右,中部细小,两端粗大而中空,两面蒙牛皮或蟒皮,鼓面直径30厘米左右,鼓皮装于金属圆环上,由绳索穿系绷紧。用木棰敲击或用手拍击发音,是“福州十番”的主要乐器之一,也用于闽剧伴奏。

3、渔鼓: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南宋时已有这种乐器。现代使用的渔鼓,是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猪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时,左手坚抱渔鼓,右手拍击,是民间曲艺“道情”、“渔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乐器。

4、同鼓:民间流传的较大型的鼓类乐器。堂鼓之一种。广泛流行于苏南一带。同鼓的鼓身呈桶形,中间略宽,鼓高约60厘米,多用椿木、色木、桦木或杨木制作,两面蒙以牛皮,鼓面直径约50厘米。鼓身中部装有3个鼓环,用以穿系鼓带或作悬挂之用。

5、花盆鼓:因鼓面大、鼓底小、状如花盆而得名。由堂鼓演变而来,也称“南堂鼓”。由于形状似缸,还有“缸鼓”之名。现已广泛用于京剧等各种地方戏剧和歌舞伴奏、器乐合奏及独奏。

6、大堂鼓:鼓类乐器中形体较大者,多使用椿木、色木、桦木和杨木等制作鼓身,因鼓面较大,鼓皮多使用水牛皮。在鼓身上下蒙以两块面积相同的牛皮而成,平常置于木架上用两个鼓捶演奏。大鼓发音低沉而雄厚,主要用于器乐合奏、舞蹈和戏曲伴奏,也是锣鼓队中的主要乐器。

7、书鼓:鼓身呈扁圆形,两面蒙皮,鼓面直径22厘米,鼓身高8.5厘米,发音较堂鼓低,但很响亮,专用于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也适用于各地的曲艺演唱和鼓书伴奏。用单箭演奏,书鼓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架高90厘米左右,说唱演员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鼓箭击鼓表

8、点鼓:又称“怀鼓”。16世纪初就已流行于苏南地区。呈扁圆形,鼓框用色木等硬质木材制作,中间微高,边缘渐低,鼓腔直径约18厘米,两面蒙以牛皮,用密排鼓钉绷紧。鼓棰用红木或竹制成,称为签子。

9、战鼓:外形与大鼓相似,仅鼓身较低矮,故又有“扁鼓”之称。发音比堂鼓低,但很响亮。过去曾用于宗教音乐,在1723年建立的北京雍和宫里,藏有一面直径1米左右,鼓身仅高20厘米的扁鼓。如今主要用于民间器乐合奏、舞蹈、灯会、杂技团和锣鼓队。

10、板鼓: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并有“单皮”(一面蒙皮)和“班鼓”(过去戏班专用)之称,是我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早在唐代(618~907)就已用于“清乐”中,那时称为“节鼓”。

11、排鼓:我国鼓类乐器中的新品种,解放后,我国乐器工人和音乐工作者,总结国内外鼓类乐器技术经验,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而成,造形美观,音色丰富多变,具有民族风格,已成为民族乐队中的重要乐器,广泛用于器乐合奏、地方戏曲和歌舞伴奏。在一些歌舞厅经常看到的”架子鼓“也就是排鼓。

12、琴鼓:一种能够演奏旋律的渔鼓。它是成都民族竹管乐器业余研制组制成在四川民间曲艺“竹琴”的伴奏乐器启发下研制成功的,由16根长短不同的毛竹筒(或塑料简)构成,每根竹筒上蒙以牛皮或羊皮,通过竹制固皮圈紧固在竹筒的上口。竹筒分两排置于木质琴架上。演奏时,奏者双手各执一支竹制琴箭击奏,发出由(D~f1)16个音,音色柔润、清晰而明亮,既可用于器乐合奏或伴奏,也可用来单独演奏乐曲。

木的笔顺规格是什么?

笔画顺序为: 横、竖、撇 、捺

组词:木材

造句:

如果没有,请放心,在购买时可能需要使用木材湿度计湿度测试,这可以是绝对安全的。

研究了用木材测湿仪测量竹篾含水率的修正问题。

笔画顺序:横、竖、撇、捺、

二、释义:

1.树木:伐~。果~。独~不成林。

2.木头:枣~。榆~。檀香~。

3.棺材:棺~。行将就~。

4.质朴:~讷。

5.反应迟钝:~然。~头~脑。他反应有点~。

6.麻木:两脚冻~了。舌头~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

7.姓。

三、相关组词:

木马 苗木 树木 木屋 木耳 木床 木头 草木 木板 木桩 积木 木料 伐木 木偶

木的笔顺规格是横、竖、撇、捺。

写字技巧

横画不宜太长;竖画从横画中点垂直而下;撇捺均在横与竖交叉处起笔,左右舒展对称。

木[mù]汉字

木(拼音:mù),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树木,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的本义即树木,后引申指木头、木料以及一切木制器具,又特指棺材。木质坚韧结实,故“木”有淳朴忠厚之义。其次,“木”字还有呆笨的意向;也指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木共4笔,笔顺为:横、竖、撇、捺。

写字技巧

横画不宜太长;竖画从横画中点垂直而下;撇捺均在横与竖交叉处起笔,左右舒展对称。

1.树木

组词:伐木

2.木材和木料的统称

组词:楠木

3.棺材

组词:棺木

4.质朴;朴实

组词:木讷

5.呆;愣

组词:木然

木字,是一个常用的规范汉语一级汉字。木字只有4笔,笔顺是:横、竖、撇、捺,是最基本的四个笔画。木字的组词有:木头、木匠、树木、木材、木耳、木箱、木马、木板、木工等。

常用的木材有哪些种类和规格(各类木材),第1张

国标实木的标准是什么?

国标实木的标准主要包括:

1.材料质量和抗腐性:除了木材本身的成分外,还包括木材的表面涂层、抗腐蚀剂等;

2.木制品的尺寸:包括木材的厚度、宽度和长度;

3.木制品的形状和设计:包括木材的端面形状及其内部孔眼的布局;

4.工艺:木制品的加工方式、表面处理方法以及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5.装饰:木制品的表面装饰工艺,包括木纹、木花、木刻等;

6.耐久性:木制品使用寿命的长短。

国标实木指的是根据《GB/T19190-2003家具木材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实木材料。主要由桦木、橡木、红木、杉木、枫木等五大品种或各种原木材料混合而成,并经过防腐处理。

它以厚度为标准,该厚度必须不小于1.8mm,宽度不小于50mm,长度不小于400mm,表面无明显裂纹及弯曲现象。此外,国标实木还要求没有明显的节点,木材湿度不超过20%,抗水性,结构良好,表面光滑,无明显的钉头痕迹等。

很多木材板材、锯材规格上面写自然宽,自然宽是多宽啊?

对于板材宽度的描述有两种

1.规格板或者叫定尺板.指一批板材 宽.都是一个尺寸 厚.也都是一个尺寸 常见规格

3.5cm*10cm*4m/ 5cm*10cm*4m/ 5cm*15cm*4m

2.另一种就是你说的自然宽 指一批板材 厚都是一个尺寸 宽就不一定了 具体的宽度由加工时 原木的侧边宽度来决定 正因为其宽度无法确定 所以叫自然宽板

木头与木材有什么区别?

原木 可称为木头 原木是原条长向按尺寸、形状、质量的标准规定或特殊规定截成一定长度的木段,这个木段称为原木。 木材是加工的半成品。木材的用途:要分为直接使用和经过化学或特殊加工做原料使用。木材直接使用的有:建筑、坑木、电柱、枕木、包装、家具、工艺雕刻、船舶、体育器械、文教用品、乐器、装饰、手榴弹柄、枪托、人造板等。经过化学加工或特殊加工做原料使用的有:造纸、人造丝、再生纤维素、硝化纤维素、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基纤维素、苯基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