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感悟500字)

综合百科014

孔子这样说的前提是什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认为在学习知识、技能之前,应先培养道德修养。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这样说的前提是弟子们都不知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则属于论语的什么篇?

出自论语的学而,《学而》是《论语》靠前 篇的篇名。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扩展资料:

评析: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说明,孔子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靠前 ,文化学习只是第二。实际上,历史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前,“识”排在后,这是阶级的需要。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出则孝原文及译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摘自《论语·学而篇》

解释: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的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